《幸福的勇气》观后感 + 2024.12.17日随笔

LiFasT
LiFasT
Published on 2024-12-17 / 34 Visits
0
0

前言

惯例先说一些题外话,这是我第一次比较正式地写观后感,也是有感而发。以后博客不仅会记录技术的学习笔记,还会保存一些生活的随笔或者读书的观感。我的文笔比较差,也没什么特色章法,所以这篇会按照写技术博客的方式写,好处就是看着比较直观。我个人特别乐意于写博客,其实不是为了展示什么(毕竟这破网站百度都搜不到),就是喜欢看之前自己写的文章,代入之前的心态,看以前的自己,有一种特别的感觉。

好了,下面说下为啥接触到这本书。最近时间比较闲,便重新开始读书,由于这本书好几个月之前就开始读了,一直拖着没读完,索性就决定先把这本书读完。这本书其实是个续作,前面还有一本叫做《被讨厌的勇气》,个人认为《幸福的勇气》对于《被讨厌的勇气》应该是作为补充或者DLC的作用。

我写读后感大部分篇幅我都会写自己的主观感受,关于文章内容方面只会写点前面的部分。

内容概要

开篇其实有点劝退,看完后面感觉有点低开高走的样子。本书内容是在《被讨厌的勇气》的结尾过去三年后,此时的青年已经成为了一名教育家,在学习阿德勒思想,实践并受挫后再次前来“讨伐”哲人。

本书一共五个大章节,如下我粗略讲一下

第一章:可恶的他人,可怜的自己

第一章主要复习了《被讨厌的勇气》里面的一些观点,比如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,幸福需要不断努力;共同体感觉等。 说实话第一章我没太大感觉,因为主要是青年和哲人诉说自己教育事业遇到的问题。这一章主要观点就是教育不是“干涉”,而是帮助其“自立”,以及尊重和如何尊重一个人。

这一章标题的可恶的他人,可怜的自己,在本章的最后一节提出。心理咨询有一个三棱柱,这个三棱柱最多可以看到两个面,分别是可恶的他人和可怜的自己,而另外看不到的一面则写着以后怎么做。这里说的意思是我们在遇到挫折时只看到这两个面,即使获得别人的理解和一时的安慰,也无法从本质上解决问题。

第二章:为何要否定“赏罚”

这章主要讲的是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和方法,我有点get不到,不过一些思想还是非常新奇的。

哲人提出“人的问题行为全都处于这五个阶段之中”,这五个阶段分别是:

  • 第一阶段:寻求称赞(通过努力来寻求称赞)

  • 第二阶段:寻求关注(通过与众不同来寻求关注,这里与众不同就比较中性了)

  • 第三阶段:权利斗争(通过不断地反抗获得存在感)

  • 第四阶段:复仇(进入复仇阶段的孩子们并不选择正面作战。他们的目标不是“坏事”​,而是反复做“对方讨厌的事”​)

  • 第五阶段:证明无能(对人生绝望,打心底里厌恶自己,认为自己一无是处。并且,为了避免再次体会这种绝望就去逃避一切课题。向周围人表明,​“因为我如此无能,所以不要给我任何课题,我根本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)

对于第一阶段我看到一个特别有感触的话,即一个人的存在就很有价值,并不需要做什么来证明自己。对于父母、孩子、朋友、伴侣,我们的实实在在活着就是非常大的价值了,并不是一定要做出感天动地的时候来证明自己。当然这里不是说啥都不做,后面会讲,别急。

最后一节的几段话我特别喜欢,摘抄出来:

我们按照“他人的教导”活着很轻松,既不用思考难题又不用承担失败的责任,只要表示出一定的忠诚,一切麻烦事都会有人为我们承担。

让学生说出“多亏了先生才能毕业”或者“多亏了先生才能及格”之类的话的教育者,在真正意义的教育上是失败的,必须令学生们感到他们是靠自己的力量做到了这一切。

不期待学生的感谢,而是能够为“自立”这一远大目标做出贡献,教育者要拥有这种奉献精神,唯有在奉献精神中找到幸福。

父母不可以这样,而应该告诉孩子“这事你可以自己决定”​。告诉他自己的人生、日常的行为一切都得由自己决定。并且,假如有做出决定时需要的材料——比如知识或经验——那就要提供给他们。这才是教育者应有的态度。

在这一点上,即使父母或老师“为其选定”的道路也一样。你凭什么能够断言只有他们自己的选择会以失败告终,而自己为其指出的道路就不会失败?

这里还是挺有感觉的,很小的时候自己特别不喜欢被安排的生活(虽然现在也这个样子)。

第三章:由竞争原理到协作原理

这一章应该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,前半部分承接上文,补充写了为什么不能奖励;后半部分启发下文,给人际关系留个引子。

先说前半段,我比较喜欢就是对于不能表扬的观点,原文这样写到

破坏规则就会受到严厉惩罚,遵守规则就会被大加赞扬。并且,后者还会被认可。也就是说,人们并不是支持领导的人格或思想信条,顺从的目的只是为了“获得表扬”或者“不被批评”​。

如此,共同体就会被以褒奖为目标的竞争原理所支配。

将孩子们置于竞争原理之下,迫使其与他人进行竞争的时候,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呢?所谓竞争对手也就是“敌人”​。不久,孩子们就会形成“他人都是敌人”或者“人人都在找机会陷害我,绝不可大意”之类的生活方式(世界观)​。

我非常认同可以称为竞争对手的盟友的价值。但是,根本没有必要与这样的竞争对手进行竞争,也不可以进行竞争。

个人认为就是避免零和博弈,而是选择正和博弈(双赢)。不能把他人默认为自己的对手或者要竞争的人,而是从一种双赢的视角去看待。

再说下后半部分,开始就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,如下

首先,我们人类在孩童时代毫无例外地都抱着自卑感生活。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大前提。

唯有人类是心理先成长、身体发育却相对滞后。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就好比是被束缚着手脚生活。因为,心灵是自由的,但身体却不由自主。

人类的孩子们就会为心理上“想做的事”和肉体上“能做的事”之间的差距而苦恼。

并不是孩子们作为人“不完美”​,只是身体的发育赶不上心理的成长。但是,大人们只看身体方面的条件,往往把他们“当孩子对待”​,根本不去理会孩子们的心理。

这里就超级有感觉,小的时候自己想做很多事,可家里总是把自己当成小孩对待。

接下来就是说“自我认同”,讲的是我的价值只有自己才能定义,并且不可以在把自己视为集体中特殊的存在(这里指地位)

认同根本没有尽头。获得他人的表扬和认同,借此也许可以体会到瞬间的“价值”​;但是,如此获得的喜悦终归是依赖于外部作用。这无异于带发条装置的玩偶,没人给上发条自己根本动不了。

只有被表扬才能体会到幸福的人,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也在追求“更多的表扬”​。这样的人就被置于了“依存”的地位,过着永远索求、永不满足的生活。

让他人来决定“我”的价值,这是依存。另一方面,​“我”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,这叫“自立”​。幸福生活在哪里,答案很明确了。决定你自身价值的不是别人。

恐怕这是缺乏“做普通人的勇气”吧。保持本色即可,即使成不了“特别”存在,即使不够优秀,也依然有你的位置。要接受平凡的自己,接受作为“芸芸大众”的自己。

不要从“与他人不同”方面寻求价值,而是从“保持自我”方面寻求价值,这才是真正的个性。不认可“真正的自我”​,一味地与他人进行比较,盲目地突出“不同”​,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生活方式。

因为你的个性不是相对的,而是绝对的。

不仅如此,阿德勒还否定“认同需求”​,主张把追求他人认同换作自我认同。

想要通过拯救他人使自己获救,通过扮演一种救世主的角色来体会到自己的价值,这是无法消除自卑感的人常常会陷入的优越情结的一种形态,一般被称为“弥赛亚情结”​。

这里我也挺有感触,以前想成为独特的存在,所以与他人比较,做出与他人不同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的独特性,也会想在公开场合获得表扬来表明自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。

现在来看,我有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枚,但我的个性却是其中独一无二的。对于我的家人、朋友,我是超级有价值的存在,只有我认同的我自己,才能获得幸福。

本章的最后也是提出了贯穿全书的概念,即工作、交友和爱这三大项构成的“人生课题”​。

第四章:付出,然后才有收获

这一章开头提出了一个概念:信任还是信赖

  • “信任”就是有条件地相信对方

  • 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。即使没有值得信任的依据也相信,不考虑什么担保,无条件地相信,这就是“信赖”​。

然后对工作和交友进行区分,即工作关系是“信任”关系,而交友关系则是“信赖”关系。

只有信赖自己才能信赖他人。

尊重真实的那个人。你做“你”自己就可以,不必要追求特别,你是“你”自己,仅仅如此就很有价值。

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,尊重其真实本色。如果说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,那就是因为无条件地接纳信任那个人。也就是说,因为信赖。

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,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”这句话。无论什么样的对象,都可以去“尊重”去“信赖”​。因为这并非由环境或对象所左右,而是取决于你自己的决心

不管你是否信赖我,我都信赖你,继续信赖。这就是“无条件”的意思。

这里就需要“课题分离”​。他人怎么想你、对你什么态度,这是自己根本无法控制的他人的课题。

正因为我们人类是无法互相理解的存在,所以才只能选择信赖。

即使别人不合作,那也与你无关。我的意见就是这样。应该由你开始,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。​

看到这里我真的充满热血,其实交友并不需要戴上特定的社交面具,然后坦诚真实去面对。无论对方对我什么想法,这是ta的课题,我的课题就是如何去尊重和信赖。我也很喜欢这里说的信赖自己,即无条件的相信自己。虽然自己犯过不少错,但是相信自己,一切皆有可能,坚定地做下去!

最后一节也是一如既往地呼应了章节标题,也狠狠戳到我了。

而你现在不想有任何付出却只求“收获”​,简直就像是乞丐一样。这不是金钱方面的贫困,而是心灵贫困。

我们必须保持心灵富裕,并将其中的积蓄给予他人。不是坐等他人的尊重,而是自己主动去尊重、信赖他人……绝不能成为心灵贫困的人。

想了自己确实就是在等一个人来治愈自己,自己也不会去信赖他人,这点以后需要加油了,也就是三棱柱的以后怎么做!

第五章:选择爱的人生

这一章最接地气,也是最高潮的一部分。主要在讲如何处理“爱”这个课题,以及从我到我们的主语改变。

开章两个片段,就一针见血指出来现代恋爱普遍的问题。

社会上所谈论的爱大多都没有抓住其本质。

比如,一味强调崇高、痛恨不纯洁、将对方神化的爱;或者与此正相反,受性冲动驱使的动物式的爱;还有,希望将自己的遗传基因留给下一代的生物学的爱。

爱需要培养起来。如果仅仅是“被动坠入”的爱,那谁都可以做到。这样的事情不值得称为人生课题。正因为它需要在意志力的作用下从无到有慢慢培养起来,所以爱的课题才非常困难。

但是,一旦实际到手,半年不到就厌倦了。为什么一到手就厌倦呢?因为你原本就并不是想用德国制的相机“拍照”​。只是想要获得、拥有、征服它而已……你所说的“被动坠入的爱”其实就是这种拥有欲和征服欲。

即使从热烈相爱到结婚,那也不是爱的终点。结婚是真正意义上考验两个人爱的开始。因为,现实的人生从此拉开了序幕。

他一贯主张的是能动的爱的方法,也就是“爱他人的方法”​。

的确,获得他人的爱很难。但是,​“爱他人”更是难上好几倍的课题。

现代社会有很多快餐式的爱情,把恋爱公式化,几周几周就达到如何的状态,这本质上都不是“爱”。所以哲人提出了爱的方法,即将主语的我变换成我们。

爱是“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”​

究竟由“两个人”共同完成什么?

幸福,过上幸福生活。

人类的烦恼全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,而人类的幸福也全都是人际关系的幸福。

如果我们拥有“我对别人有用”之类的主观感觉也就是贡献感,这就足够了。没有必要再继续寻求依据,从贡献感中寻找幸福,从贡献感中获得喜悦。

既不是利己地追求“我的幸福”​,也不是利他地期望“你的幸福”​,而是建立不可分割的“我们的幸福”​。这就是爱。

既不优先考虑“我”的幸福,也不只是满足“你”的幸福,只有“我们”两个人都幸福才有意义。​“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”就是这么回事。

看到这里真的莫名感动,爱并不是牺牲自己,也不是伤害他人,而是让去追求我们的幸福,只有我们两个人都幸福才有意义。

接下来作者反驳了被爱,提出爱是自立的观点。

“被爱的生活方式”完全是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,它一直在摸索如何集中他人的关注、如何站在“世界中心”​。

自立既不是经济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就业方面的问题,而是对待人生的态度、生活方式的问题……今后你也一定会下定决心去爱某个人,那时候就能告别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,实现真正的自立。因为,我们通过爱他人能渐渐成熟起来。

爱是自立,是成熟。正因为如此,爱非常困难。

说实话,很有感触,以前认为爱是一种很简单很浪漫的概念。现在看来,爱绝对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感情。

在本章节的末尾,哲人进一步解释爱和人们的关系,以及强调爱是主动的。这一段实在太有感觉了,所以不知不觉摘录了很多内容。

弗洛姆说:​“人在意识上害怕不被爱,但事实是无意识中惧怕爱。​”并且,他还说:​“爱是明明没有任何保证却依然会发起行动,抱着自己如果爱的话对方心中也一定会产生爱这样的希望,全心全意地自我奉献。​”

例如,在察觉到对方好意的那一瞬间,就开始注意那个人,不久就会喜欢上对方,这种事经常有吧?

这种状态就是即使自己判断失误,也能够确保“被爱的保证”​,感到了担保之类的东西,例如“那个人一定喜欢自己”或者“应该不会拒绝自己的好意”等。并且,我们能够依靠这种担保逐渐加深爱。

另一方面,弗洛姆所说的“主动去爱”根本不需要这样的担保。不管对方如何看自己,只是去爱,投身爱中。

你还无法爱自己,做不到尊重自己、信赖自己。因此,你就会认为在爱的关系中“肯定会受伤”或“一定会伤心”​,认为不可能有人爱这样的自己。

分离课题。爱是你的课题,但是,对方如何回应你的爱,那是他人的课题,你根本无法掌控。你能做的唯有分离课题,自己先去爱。

结果,你只关注“这个人是否爱我?​”看似是在关注对方,其实是只关注自己。谁会爱这种一直持观望态度的你呢?

你必须正视并更新自己隐含的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,不可以被动等待爱自己的人出现。

超级喜欢这里说的“谁会爱这种一直持观望态度的你呢”。

接下来哲人强调不存在“命中注定的人”。

为什么很多人在恋爱中追求“命中注定的人”呢?为什么对结婚对象抱着浪漫的幻想呢?关于其中的理由,阿德勒认为是“为了排除一切候选人”​。

但是,要将这种简单的“相遇”发展成某种“关系”的话,那需要一定的勇气。比如,主动搭腔或者写信。

明明值得爱的人就在眼前,但却找各种理由退却,说什么“不是这个人”​,并自欺欺人地认为“一定还有更理想、更完美、更有缘分的人”​。根本不想进一步发展关系,亲手排除一切候选人。

并且活在幻想之中。你认为幸福会不请自来,常常在想:​“虽然现在幸福还没有到来,但只要遇到命中注定的人,一切都会好起来。​”

丢掉幻想,开始斗争!

结婚不是选择“对象”​,而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
相遇的形式如何都无所谓。如果下定决心从此建立真正的爱,面对“由两个人完成的课题”​,那么,我们与任何人之间都有可能产生爱。

但是,当我们回顾与伴侣一起走过来的漫长岁月时,往往会感觉是“命运的安排”​。这里所说的命运并不是冥冥中被安排好的东西,也不是偶然降临的东西,而是由两个人的努力慢慢构建起来的东西。

我们绝不可以成为命运的仆人,必须做命运的主人。不是去追求命中注定的人,而是建立起可以称得上命运的关系。

爱情和婚姻正如两个人一起跳的舞蹈,不去想将会走向何处,牵着对方的手,关注今天的幸福与此时此刻的感动,不停旋转不停律动。你们跳动过来的长长的舞蹈轨迹,人们就会称其为“命运”​。

你现在只是站在人生这一舞场的角落里旁观着跳舞的人们。感叹“不会有人愿意与这样的自己跳舞”​,并在内心深处焦急等待着“命中注定的人向自己伸出邀请之手”​。

你应该做的只有一件事:牵起身边人的手,尽情尽力地去跳舞。命运由此开始。

我写博客的意义也是如此,当我回顾过去的成就的时候,不是命运的安排,也并非偶然降临。

你只有一点点勇气,所以,也就只能爱一点点。不具备爱的勇气,试图止步于孩童时代的被爱的生活方式。仅此而已。

只想“轻松”或者“快乐”地活着的人即使能够得到短暂的快乐,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。我们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从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来,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实现自立。并且,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找到共同体感觉。

本来,人的存在本身就会对某些人有贡献。不是看得见的“行为”​,而是通过自己的“存在”做着贡献。根本没必要做什么特别的事情。

如果懂得爱并以“我们”为主语活着,事情就会发生变化。你就会感受到仅仅活着就可以互相贡献,包括全人类在内的“我们”​。

主动去爱、自立起来、选择人生

开始去爱吧。然后,与爱的人一起不断朝着“最佳分别”努力。根本没必要去在意期限之类的问题。

在所有的相遇与人际关系中,不断朝着“最佳分别”努力。唯有如此。

不断付出努力,以便有朝一日分别的时候,可以无憾地说“与这个人相遇、一起度过的日子很对很值得”​。

到此本书就结束了,最后这段非常非常有感觉,如果有人看到这段话,非常建议去读一下原文。

我的想法

关于奖罚

这本书上的奖罚观点出乎我的意料,既强调不可以奖励,也说了不可以惩罚。

书中的观点其实特别有意思,即把一个集体当做一个民主国家,不可以有独裁者。也就是在一个班级老师并不是独裁者,在一个家庭父母也不是独裁者。所有人在集体中都是平等的存在,奖罚会使集体中的每个人去追随规则,追求表扬,害怕惩罚,这并不能实现其自立的最终目标。

这些观点对于我来说还是为时尚早,不过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家庭的一员,或许也会成为一名教育家,所以这些观点仍然需要吸收和学习。

五个阶段的概念对我特别有感触,自己或多或少也犯过其中的几个错。现在学习到了这个概念,就要通过合理正确的方法发展自己,从而避免再次走入这五个阶段。

关于认同感

这本书和前传《被讨厌的勇气》关于认同感的部分,是最重要的几个刷新我认知的观点之一。作者提出用“自我认同”来替代“他人认同”,作者认为靠“他人认同”而生活,是一种依存行为。而自我认同,即自己的价值由自己决定,并指出这是一种需要勇气的行为。

就个人而言,以前我或多或少也活在追求他人认同的道路上,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作为自己对自己的评价。或是为了追求他人对自我的高评价,往他人意向方面发展。这样的生活很累,要时时刻刻在意他人的一举一动,生怕自己一点的差错引得别人对自己的不满意。

后来我活得“独特”,这并不是属于我的绝对的独特,而是一种相对的独特,是追求活得与他人不同,把所有人放在我的对立面。这样的生活不会像“为他人而活”那么累,但也丝毫不轻松。因为需要控制自己,强迫自己去做与众不同的事情,而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情。

现在,也就是最近这段时间。我特别喜欢每隔一段时间就来翻翻自己的博客,看看当时写的内容,代入到不同时期那个努力的自己,想想也是一种幸福。也就是说,现在我不以他人为参考物,活得真正的独特,是一种绝对的独特。

我认同我自己所做的一切,不苛责过去的自己,不强求未来的自己,而是掌握好当下的自己,享受在做每件事情的过程,享受在长途奔跑途中,向着人生的最佳分别做出努力。

关于爱

说实话,书上写的“人们害怕去爱”这一章,真的非常非常戳我。以前自己也是有一种想法,即不敢主动去爱。看到有好感的对象只敢去幻想,从来不会去主动做些什么。书中描述这种行为是一种自卑情节,这样说到

我没什么优点,所以,无法与任何人建立爱的关系,不能涉足没有担保的爱……这种想法是典型的自卑情结,因为这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不解决课题的借口。

看完书才理解到,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,即只关注对方怎么想,而忽略自己努力去爱这个最重要的行为。爱是非常难的课题,也是及其需要勇气的行为。很喜欢评论区的一句话:你一直在关注ta,若ta对你没有那种感觉,你边像萎了一样,心里打了N次退堂鼓。看似你关注的是她,其实关注的是你自己。

我一直想着能做完美的事,能引起对方的关注。用行动上的努力来换取一次治愈机会,只在意于得失,害怕自己付之一炬。其实这是自己的精神贫乏,用书中的话来说是“而你现在不想有任何付出却只求“收获”​,简直就像是乞丐一样。这不是金钱方面的贫困,而是心灵贫困。”

的确,如果我精神贫乏,缺乏自我认同和给予爱的勇气,又如何来获得对方的爱呢。书中的解决方法也非常有新意——自立——“脱离自我中心性”。在意得失其实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“被爱的生活方式”,这种生活方式一直在摸索如何集中他人的关注。

个人认为不敢去爱是一种防御性交友方式,说直白点就是在接触中认为自己会受伤,害怕受伤。所以才不会去主动爱,进而去期待一个命中注定的人。这是一种的自卑,更是一种不自信。

说实话,我两点都占点(捂脸笑)。我确实很害怕在接触中受伤,这本质上其实是自我不饱满,不能尊重、信赖自己,也是缺乏勇气,选择逃避的一种表现。没写博客之前,虽然也不是那么摆烂,只是努力比较散,不太直观。也以他人的认同作为自己的追求,但他人的认同是无止境的,只会让自己永远陷入自卑和拼搏的循环当中。

对于我改变最大的时间应该是不同的几段独处时期,在独处时期,我能看到的一切也就是我自己。我会选择做我自己向往的事情,会去沉浸在过程中,享受自我认可。后来我接触到UE5,学了Blender,虽然都是些入门内容,但是这些的的确确是我自己所热爱的东西,这极大地推动了自我认同在我心中的发展。24年5月份,偶然间发现自己有个服务器,于是想着就建个网站写写博客。没想到这成为我自己最大的动力,每当我回顾这个网站,看到曾经自己对某个玩意着迷的时光,我就会充满斗志。

虽然阿德勒反对过去的存在,但是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去看过去的。23年的时候我最迷茫,发生了超多事情,也是那年我经历了超多独处时期,甚至于一个人生活一个月。也是那段时期给我的思想打了基础,也可以说是经过了历练。24年是我提升最大的一年,这年我开始思考未来,开始为未来而努力,渐渐把一个巨大的地图描绘清晰。这一年我也开始尝试不同样的生活方式,享受各种各样的过程,追求自己定义的人生价值。

结语

寥寥草草写了一点情节和自己的经历,表述写的比较流水账(虽然也没人看哈)。本来刚建好这个网站就想写点心里话的,但一直有点不太好意思,这次看完这本,借着这个契机开始正式写点玩意。


Comment